皮肤科医生的敏感性肌肤护理指南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项蕾红~
敏感性皮肤( sensitive skin,SS) 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出现的一种高反应状态,可表现有灼热、刺痛、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,伴或不伴红斑、毛细血管扩张及脱屑等客观体征。近年来,由于人们护肤方式的变化,滥用化妆品或过度清洁,环境污染和精神压力增大等导致敏感性皮肤不断增加,发生率达32.4%~56%。某些皮肤病,如痤疮、玫瑰痤疮、特应性皮炎等也可伴有敏感性皮肤的发生,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及身心健康。国内外研究表明,单一使用舒敏保湿类护肤品或与药物、医美等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敏感性皮肤的症状。
1、选用舒敏保湿类护肤品的必要性
研究表明,敏感性皮肤患者皮损中紧密连接蛋白上的 Claudin-5 表达降低,表明其存在皮肤屏障受损,皮肤屏障受损后可激活香草素样瞬时感应受体-1 (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,subfamily V, member 1,TRPV1) ,引起皮肤血管、神经高反应性,促进炎症与免疫反应,导致了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症状。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具有修复皮肤屏障、保湿、舒敏、抗炎等功效,可有效改善敏感性皮肤的症状。
某些皮肤病: 如痤疮、玫瑰痤疮、特应性皮炎、脂溢性皮炎等可伴有皮肤敏感,同时,在痤疮、玫瑰痤疮等皮肤病的治疗中,常口服维甲酸类药物或外用维甲酸类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。这些药物可破坏皮肤屏障,常出现灼热、干燥、脱屑、刺痛、紧绷等皮肤敏感症状,因此,需要外用舒敏保湿类护肤品,改善皮肤敏感症状。激光、光电、化学剥脱等医美治疗后,可短暂破坏皮肤屏障功能,若不及时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,可出现灼热、刺痛等皮肤敏感症状。因此,医美治疗后应及时外用舒敏保湿类护肤品,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,缓解症状,有效预防敏感性皮肤发生。

2、用于敏感性皮肤的舒敏保湿类护肤品活性成分
敏感性皮肤的发生与皮肤屏障受损以及TRPV1受体活化后的皮肤血管、神经高反应性、局部炎症反应有关。因此,用于敏感性皮肤的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应具有以下活性成分。
2.1 修复皮肤屏障
研究表明,青刺果油可促进细胞间脂质主要成分-神经酰胺、胆固醇、游离脂肪酸的分泌,具有修复皮肤屏障,改善表皮微生态的作用,此外,神经酰胺、橄榄油、角鲨烯等脂质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表皮细胞间脂质的含量及组成,修复皮肤屏障。透明质酸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,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。
2.2 保湿
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,存在于真皮的基质中,是维持皮肤水合作用的重要成分。蘑菇葡聚糖、海藻糖含有多糖成分,胶原蛋白、类人胶原蛋白、牛油果树果油可补充真皮中胶原的流失,也具有保湿的作用。甘油本身具有吸湿的作用,还可提高水通道蛋白-3 的表达,是化妆品中常用的保湿剂。
2.3 舒敏抗炎
活泉水主要含二氧化硅、硒等活性成分,具有舒缓、抗刺激、抗炎作用。马齿苋多糖、α-红没药醇、水苏糖、槲皮素以及甘草中的甘草皂苷和甘草黄酮等均可抑制炎症反应,舒缓皮肤。此外,透明质酸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,具有抗炎作用。
2.4 降低TRPV1受体活性
人工合成的 TRPV-1 拮抗剂,如: 反式-4-叔丁基环己醇,体内、体外研究证实可降低皮肤对辣椒素的反应性。研究表明,含反式-4-叔丁基环己醇和甘草查尔酮A的护肤品可缓解敏感性皮肤的红斑和刺痛症状。2. 5 降低血管高反应性 羟基酪醇、维 A 醛、海藻、三七总皂苷中的人参皂苷 Rg1、洋甘菊中的黄酮类、茶多酚、当归中的活性成分等可以降低血管的反应性。当归及海藻可降低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生成。
3、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的临床应用
3.1 单独使用
可单独外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、保湿、舒敏、抗炎等功效的舒敏保湿类护肤品进行敏感性皮肤护理。
高度敏感时,皮肤主要表现红斑、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症状,伴有明显灼热、刺痛、瘙痒等主观症状时,可用清水或较为温和的舒敏保湿类洁面乳进行清洁;外用面贴膜,1次/d,10~15min/次,连续3~5d舒缓皮肤,随后改为外搽舒敏保湿类保湿水或润肤水,为皮肤提供水分; 再外搽舒敏保湿乳,2 次/d,以达到修复皮肤屏障、保 湿、缓解皮肤敏感症状的目的。此时,暂不选用外搽防晒剂进行防晒,可选用戴帽子、戴口罩、打伞等物理防晒。
轻度敏感时,皮肤有少量红斑、毛细血管扩张及脱屑,仍有轻微灼热、刺痛、瘙痒等主观症状,可每天早晚用较为温和的舒敏保湿类洁面乳清洁皮肤; 外用面贴膜,每周2~3次,10~15min/次,再外搽舒敏保湿霜,2次/d; 不外用面贴膜时可外搽舒敏保湿类保湿水或润肤水,为皮肤提供水分,再外搽舒敏保湿霜,2次/d,修复皮肤屏障,加强保湿,缓解皮肤敏感。外出时需外搽既能防 UVB,又能防 UVA 的防晒剂,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。
3.2 与药物协同使用
痤疮、玫瑰痤疮、特应性皮炎、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伴有皮肤敏感时,在积极治疗原发皮肤病的同时,也应当联合外用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加强皮肤护理。可每天早晚用较为温和的洁面乳清洁皮肤;外用面贴膜,每周2~3次,10~15min/次,再外搽舒敏保湿霜,2次/d;不外用面贴膜时可外搽舒敏保湿类保湿水或润肤水,为皮肤提供水分;再外搽舒敏保湿霜,2次/d,加强保湿,修复皮肤屏障,缓解皮肤敏感。
系统或外用维甲酸类药物以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所致皮肤敏感,外用较为温和的舒敏保湿类洁面乳清洁皮肤后,外搽舒敏保湿类保湿水或润肤水,以及舒敏保湿霜2 次/d,加强保湿,修复皮肤屏障,缓解皮肤敏感。
激光、光电或化学剥脱治疗后皮肤会出现短暂的敏感状态,可每天外用面贴膜,以达到舒缓、保湿的作用,3~5d后改为每周2~3次外用; 然后外搽舒敏保湿类保湿水或润肤水; 再用保湿乳或保湿霜,2次/d涂抹。外出时需外搽既能防UVB,又能防UVA的防晒剂,或选用戴帽子、戴口罩、打伞等遮盖防晒,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。
4、注意事项
敏感性皮肤所选用的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应具有功效性、可控的安全性和专业性等特点,且其功效性和安全性需得到实验及临床验证。敏感性皮肤应避免过度清洁,提倡使用舒敏保湿类护肤品中较为温和的清洁剂,不使用含有皂基及偏碱性、表面活性剂剂量较高、含有酒精的清洁剂。在使用过程中如未依据患者的症状及诱因合理选择,或过于频繁的使用清洁剂及面贴膜也可能增加皮肤负担、加重皮肤敏感,因此,应合理选择合适的舒敏保湿类护肤品,并注意使用频率。同时,已知对舒敏保湿类护肤品的活性成分过敏者需停止使用。
